图文转载自“川油人”
“嗯,现在真方便了,机器人巡检后,不仅减少了一半的值班人员,也缩减了看数据、抄数据、录数据等环节,实现了电脑端数据分析与处理,也从原来的人工巡检2个小时一次变成了24小时巡查,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......”12月15日11时,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天然气净化总厂大竹分厂35Kv电站电力运行工蒋超英兴奋地说。
由机械向智能化转变
以往采用人工巡检,工作效率低,且容易受人员状态影响。由机器人智能巡检代替人工巡检将8人4组改变为4人4组工作模式,有效盘活人力资源,提升劳动效率。
实现门禁与巡检系统的融入
该厂机器人巡检系统最终目的是要替代人工巡检,实现无人值守,实现数据智能获取、大数据分析和故障报警提醒。该厂配备的两台智能机器人,一台巡检一楼的主控室、UPS间、低压配电室,一台巡检二楼的高压配电室;设置高清摄像头两台和红外球机组一套监控室外变压器;门禁管控系统一套人脸识别出入电站人员。巡检内容存储于分厂站端的服务器中,能够通过内部专用网络将数据上报至远端的集中控制中心,使运维人员无需前往现场即可完成各个站点的巡检。
大数据分析更加精准
巡检机器人除正常收集巡检数据外,还具备告警状态的实时抓拍和预警功能。按每两小时巡检一次计算,每次巡检站点500个,1台机器人月巡检360-400次。通过对比发现数字收集准确率和识别率均在97%以上。据了解,通过定期校准巡检路径、深入优化智能算法、更换老旧电表等方法进行优化修正后,还能将准确率提高至99%以上。结合综保系统运行参数与状态通讯,对比两方的参数信息,可以更加全面了解设备运行信息,及时发现设备异常状况。